孔子博物馆举行山东文物精品展

北京市南水北调办主任孙国升在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北京目前已制定用水计划,2014年底至2015年10月计划调水8.18亿立方米,在通水首年即达到分配水量的77%,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新华社南宁7月20日电 (记者 张周来 欧甸丘)国务院日前批复,原则同意《珠江-电竞赛事竞猜APP注册官方经济带发展规划》,以珠江-西江流域为依托的区域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华南区域协调发展迎来难得契机,南方对外开放发展再添战略新支点。 南岭之南,广东与广西的天然联系在于珠江-西江这一江河纽带。据去年广西方面的不完全统计,广西每年有450多万人次在广东务工;2001年以来广东企业和客商在广西投资累计到位资金已达7800亿元,广西与珠三角等东部地区的互动融合、开放发展势不可挡。 从区域内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来看,以江河流域为依托是不二选择。广东省政府参事陈鸿宇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两广即开始对西江进行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又掀起新的合作高潮。此次《规划》获批,将推动广东加大“双转移”力度和粤东西北地区的振兴发展,也将推动广西打造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战略支点。 近年来广东广西已将双方的合作提升到两广经济一体化的新高度并全力推进,《规划》获批为此注入新动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表示,两广存在现实发展阶段和水平差异,又在资源、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各有所长,在交通设施、产业布局、贸易服务、生态建设等方面一体化共同发展大有文章可做。 站在梧州市郊的长洲水利枢纽船闸上,只见满载煤炭、水泥等物资的货船鱼贯而下,这个枢纽的双线船闸早已超负荷运行,新的三四线船闸即将竣工,流域上下江河经济的强劲脉动清晰可感。 从促进区域发展全局角度考虑,珠江-西江流域作为一个整体发展有其内在客观基础,也有外在的迫切要求,更有现实的良好机遇。 “滇黔桂等地已成为珠三角地区的矿产、能源、建材来源地,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已成重要腹地;而珠三角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阵痛,流域内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凭借区位、政策、成本、市场等优势,为产业转移提供了很好的选择。”广西社科院研究员粟庆品说。 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事关国家改革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局。“首先它所处的区位是独一无二的:它位于珠三角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之间,是流域内天然的合作桥梁和纽带;放大来说,它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等大区域合作中也有相当独特的位置和作用。”梧州市市长朱学庆说。 这也是我国首个直接联系东西部地区的跨省区、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规划。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认为,珠江-西江经济带不仅在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层面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紧密对接东盟等重点领域合作,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打造国际竞争合作的新高地。 广西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大会战已全面启动,计划总投资超过6300亿元;南宁至横贯东西的南(宁)广(州)高铁大动脉正进行最后冲刺,预计今年底全线开通;两广交界地带共建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目前已吸引近40家企业进驻,将打造两广经济一体化的先行区和新平台…… 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基础项目开建或竣工,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新蓝图已然展开。不过,《规划》中提出要“形成我国西南中南地区新增长极”目标,要实现起来任务艰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领域如何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备受关注。 《规划》设计的内容体现了诸多共识:涉及利益格局再造,不仅两广之间,同一省份的各市之间,都应该敢于打破利益藩篱;绝不能将发达地区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的西江中上游去等等。 近年来珠江-西江上游地区也反复呼吁共同探索建立沿江流域生态和环境补偿机制。广东省云浮市委书记黄强认为,重点要完善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引导受益地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重点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给予必要的扶持,以实现流域内共同发展,利益共享。记者了解到,当地9所高校、180余家海洋相关科研单位、约34万名各类人才;2处深水大港、21座岛屿、260余种海产鱼鲜,奠定当地海洋资源优势。陆海统筹、城乡一体成为西海岸新区的独特条件。
访问电竞赛事竞猜APP注册官方,编队将举行甲板招待会,部分官兵将参加美海军举办的招待会。中美双方海军官兵将开展互相参观舰艇和足球、篮球、拔河友谊赛等文体交流活动。编队指挥员王建勋将率部分军官前往亚利桑那纪念馆向在“珍珠港事件”中牺牲的水兵们敬献花环。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 杨维汉、余晓洁)1月1日,史上最严环保法正式施行。与新法相配套,环保部出台的环保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计罚处罚办法,实施查封、扣押办法,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等四个规章,也于近期实施。 规定:排污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实施按日连续处罚: (一)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二)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三)排放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排放的污染物的;(四)违法倾倒危险废物的;(五)其他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送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以暗查方式组织对排污者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的改正情况实施复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复查时发现排污者拒不改正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的,可以对其实施按日连续处罚。 解读:按日连续计罚打破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罚款数额的限制,使“罚无上限”,对违法排污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把高悬的利剑。启动按日计罚要满足三个条件:1、企业要有违法排污行为,2、按照水、大气等专门环保法律的规定受到罚款处罚,3、环保部门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可以启动按日计罚。 例如,环保部门1月1日去查违法排污企业,发现有违法排污行为,决定给予罚款处罚,出具责令改正的决定书,要求立即停止排污行为。1月1日,责令改正停止排污的决定书送达生效,从1月2日开始起算的30天之内,环保部门可以在其中任何时间前去督查,查看企业是否停止排污。假定1月10日环保部门到企业去督查,但是看到企业还在违法排污,认定其拒不改正,这时候按日计罚开始启动,从2日到10日的这9天里,每天罚款。这个处罚过程是可以滚动计算下去的,比如10日环保部门还可以继续下达责令改正停止排污的决定书,如果还不停止,可以从11日再开始计算。 (一)违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危险废物、含重金属污染物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二)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污染物的;(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倾倒化工、制药、石化、印染、电镀、造纸、制革等工业污泥的;(四)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五)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未按照要求执行停产、停排措施,继续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违法排污行为。 解读:新环保法实施前,法律未赋予环保部门查封污染企业的权力,因而在以往执法过程中,对肆意污染、破坏环境并拒不配合执法等违法行为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客观上放纵了违法行为。现在,长期饱受执法手段“偏软”困扰的基层执法人员可以硬起来了。实施查封扣押根本目的,是要及时遏制污染状态的蔓延与扩大。 规定: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确定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通过政府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一)被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为重点监控企业的;(二)具有试验、分析、检测等功能的化学、医药、生物类省级重点以上实验室、二级以上医院、污染物集中处置单位等污染物排放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或者可能对环境敏感区造成较大影响的;(三)三年内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因环境污染问题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四)其他有必要列入的情形。 解读:史上最严的环保法要达到史上最严的环保效果,需要地方党委政府认真履职,更要发挥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和监督作用,按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让社会公众真正参与进来监督,在这个格局之下,环境执法效果一定会有提高。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大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决定批准这个报告。